发布时间:2025-10-17 11:29:42    次浏览
肺癌为恶性肿瘤死因之首在恶性肿瘤方面,肺癌为恶性肿瘤死因之首,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1.02%。其次为胃癌占18.11%、肝癌占9.74%、食道癌占7.54%、结直肠癌占3.37%。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趋势来看,35岁以后死亡率随死者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上升,55岁后恶性肿瘤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85.11%。恶性肿瘤死亡率居高,与遗传、饮食问题、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和吸烟、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密切相关。损伤及中毒死亡中交通事故最多从整个人群来看,损伤及中毒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交通运输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其中,交通运输事故占一半以上;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3倍。地区死因构成比存在差异统计分析发现,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脑血管疾病死亡构成低于其他县(市)区;晋州市、平山县恶性肿瘤死亡构成较低;赵县、开发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构成较低。循环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应加强社会宣传,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推行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高糖类等食物摄入,改进不合理饮食结构。各年龄组死因构成不同1岁以下婴幼儿主要死亡原因为围生期疾病及畸形、染色体异常和损伤中毒;15岁-69岁年龄组主要死亡原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70岁以上人群呼吸道黏膜逐步萎缩,分泌机能下降,内脏器官功能衰退,因患有感冒、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明显增加。从监测结果看,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可作为石家庄市居民健康防治的重点。积极采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有效措施可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据悉,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自2007年系统开展死因监测工作以来,全市22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启动此项工作。为提高死因监测水平,该中心通过多种举措和创新工作,提高了全市居民报告死亡率和报告质量,居民报告死亡率从2007年的不足100/10万,增加到2014年的514/10万。